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生态得到显著改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之际,向您推荐这份书单,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介绍有关长江的专业研究成果。
本书采用现场调研、资料分析、试验研究等方法,以长江中下游河段岸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长河段岸滩演变的联动与传导机理,建立了航道工程生态控导模拟技术,比较分析航道工程建设前后的生态学效果,形成了岸滩生态控导理论与技术,在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展系统的应用示范。
本书以长江中下游重点桥梁工程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河床演变分析数据资料分析、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等方法,揭示了长江中下游桥梁工程复杂河段河势及边心滩形态演变机理,形成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复杂河段桥梁工程建设的河床演变理论方法和桥区河段复杂边界条件下河床变形模拟试验技术。
本书针对长江新建过江通道(隧道工程)在工可阶段选址时可能遇到与通航设施冲突的问题,开展隧道工程与周边通航设施影响研究。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解读、隧道工程建设对穿越的通航设施安全影响、通航设施运营船舶作业行为(抛锚、拖锚、沉船、爆炸等)对隧道工程安全影响等研究内容。利用理论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等手段开展具体研究,评价隧道工程选址、建设方案在通航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建议和保障措施。
本书针对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边坡防护工程,开展引江济淮工程岸坡防护生态结构型式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环境,改善工程区域河湖生态环境,并且对其受损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形成优美的水景观,使工程沿线成为优良的生态景观带。
本书依托张家港老海坝节点综合整治抛石护岸工程及南京新济洲河段河道整治工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学模型等手段,针对抛石入水后沉降漂移、着床后漂移稳定、稳定后输运演化分布、河势响应变化以及工程实施后评价等多个阶段,研究了抛石水下运动规律及实施效果评价,形成了水下抛投施工预测和实施效果精确评价成套技术,以期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作出贡献。
本书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背景下,基于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利用多维产业数据,分别考察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空间演化轨迹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影响因素,介绍国际国内的区域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优化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