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中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它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是江苏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水+文化”的融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水文化,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水文化遗产。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正是对水韵江苏的完美诠释,该书绘就了美丽江苏的生态画卷。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江苏首先是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共生。没有水韵江苏之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江苏之美。以水韵江苏之美彰显现代化江苏之美,是江苏人民的美好愿景,也是为现代化的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样本。实现这一美好愿景,打造这一现实样本,是在新发展阶段以全新标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责任,也是江苏为全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探路的时代责任。
《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编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彰显水韵江苏之美,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江苏,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要在治水、兴水中坚持体现水韵江苏的美丽追求,使水工程、水生态在物态空间和意象空间协调、统一和优化。要整合各学科的力量,用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精准优化构思新时代江苏的水文化形象。彰显水韵江苏之美,要以新时代文明进步的视界,科学把握江苏水文化的精神内涵,升华水韵江苏的精神之美,探索形成具有江苏人自身个性的水哲学,充分发掘、整理、传承、弘扬江苏优秀传统水文化,使之成为美丽水韵江苏的一份重要资源。
《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一书深度发掘了江苏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个性特征,探索水在江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意义,探索江苏水文化在中华水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理清江苏水文化发育成长的历史脉络,再现“水韵江苏”灿烂的传统之美,探索“水韵江苏”应有现代之美;探索江苏优秀传统水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崭新时代内涵和鲜活表现形式,使之成为构建“水韵江苏”之美的丰富资源;总结江苏水文化建设的成果、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探索美丽江苏建设中水文化建设的路径,提出贯彻落实“水韵江苏”建设的对策建议。(齐岩 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