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的丰富情感。
珍爱生命,珍惜她带给我们的万千精彩。
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在我们的生活中安全是不可少的,我们要把安全看作是吃饭、喝水一样,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安全知识图册》,就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告诉了大家很多公共安全知识。
0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普及《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需履行哪七项安全生产职责?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02 《全民安全防护知识》
本图册讲解了用火安全、用气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医疗卫生常识、常见急救方法、事故遇险报警知识等,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是十分实用的社区安全知识手册。
火灾逃生:
(一)“三要”原则:要熟悉自己所在环境;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及时拨打119;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二)“三救”原则:选择正确的自救;与周围被困人员互救;向外界求救。
(三)“三不”原则:不乘电梯;不贪恋财物;不轻易跳楼。
03 《公众安全生活常识》
针对公众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危险,如火灾、触电、被盗、拥挤、踩踏、交通事故等突发状况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及避险措施。
触电急救: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千万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去拨电线,也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将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通风干燥处,并将其就地平卧,解开衣扣,观察呼吸和脉搏。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打电话互救救护车,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04 《寓言故事讲安全》
寓言,是一种生动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以看似简单的故事,阐述深刻的道理,给人们以警示与启迪。生活需要寓言,安全生产工作也需要“寓言”。本图册特精选几个寓言故事与您分享,共同领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理念。
《抓猴子》
从前在东南亚一带,当地人会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一个木箱里,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来,除非把手中的水果丢下。
但大多数的猴子都不愿把手中的东西放下,以致当猎人到来时,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捉住他们。
05 《居民日常安全警示》
结合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事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居家防盗、防高空抛物以及电信诈骗等日常安全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逐一讲解,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交通事故的预防
■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应该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身体任何部位都不允许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辆,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06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城乡居民生活所用的燃气,主要有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些气体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泄漏容易引发闪爆事故。本图册针对城乡居民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燃气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宣传,包括居民正确使用燃气的方法、燃气器具的选购知识、如何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以及发现燃气泄漏及人员中毒后的紧急处置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燃气
●使用燃气时,四季都要保持空气流通。
●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照看。
建议:使用带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灶具”。
●要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胶管、接头,发现胶管老化松动,应立即更换,在正常情况下,每18个月必须调换,接口处要用夹具紧固。
建议:使用金属软管。
07 《中小学生安全警示教育》
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威胁和侵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图册列举了踩踏事故、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校园伤害、突发事件等较为常见的案例,希望广大中小学校、学生家长通过这些案例,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踩踏事故案例反思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拥堵踩踏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加强学生文明礼让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善应急疏散预案,做到应急疏散演练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增强演练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确保疏散通道安全、有序、畅通,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及时排查校园各类安全隐患,应急疏散示意图上墙,应急指示灯等设施规范,完善校外集体活动应急预案。
08 《中毒预防知识》
职业中毒是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发生的中毒。当生产性毒物进入到人体后,会造成中毒、致突变、致癌、致畸、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等,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本图册介绍了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职业中毒的类型,并详细介绍了铅、苯、锰、氯气作业与中毒预防措施以及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预防措施。
职业中毒的类型
职业病(职业中毒)按其发病的快慢一般分为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而迅速发生的疾病。急性职业中毒以化学物质中毒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意外事故所引起。
慢性职业中毒是作业人员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经过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缓慢发病。
图书信息
《公共安全知识图册》
编写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
出 版 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龚俊
定 版 价:48.00元(全八册)